近日,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一周内完成三例高难度手术,标志着医院疑难杂症诊疗技术再获突破。
64 岁的张先生被胆囊问题折磨多年。几年前曾因胃穿孔在当地医院行胃大部切除术,今年4月,又因胆结石发作在国外住院欲行胆囊切除术。但因其胆囊与周围组织、肠管粘连严重,胆囊三角解剖不清,手术误伤风险太大,无法完成胆囊切除,遂仅做胆囊切开取石处理。虽然手术已完成,但因病灶切除不完全,术后,张先生时感右上腹不适,经常需要口服消炎药。
日前,张先生为寻求进一步治疗,慕名来到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肝胆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张生彬将其收住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并会同科室专家团队进行反复病例讨论,制定周密的手术计划。经家属同意后,张生彬主任医师带领王现龙、邵黄新等科室医师团队自肝脏逆行,为其实施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手术当日,由于是第三次腹腔内手术,医师团队发现张先生胆囊与肠管、网膜粘连紧密,固定成团状,胆囊三角解剖不清,手术难度极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损伤肝脏、胆总管甚至门静脉,导致大出血和胆汁性腹膜炎,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手术团队顶住压力,利用娴熟的腹腔镜下分离技术,耐心分离出胆囊动脉、胆囊管和胆总管。在肝胆外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最终手术成功完成,整台手术历时近2小时。术后7天,张先生顺利出院。
76岁的赵大爷家住山东临沂。2年前,赵大爷因十二指肠间质瘤在当地某医院行胰十二指肠根治切除术。术后半年,赵大爷屡次出现寒颤、高热、腹痛、黄疸等情况,严重时甚至无法进食,经输液消炎治疗效果不佳。后又经超声、CT及核磁检查发现,其肝门部胆管与空肠吻合口出现狭窄,肝脏产生的胆汁无法排入肠道,导致肝内左、右胆管内布满大大小小的结石。
在当地医院无法有效治疗的情况下,为求进一步治疗,赵大爷经人介绍,来到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找到了张生彬主任医师。入院时,赵大爷出现了寒颤、高热、腹痛和黄疸症状,体温高达39.3度。经查,其白细胞数值为20000,中性粒细胞数值达94%,血压低,心率快,右下肺炎,一度出现胆道感染性休克征象。
入院后,青滨附院肝胆外科团队立即进行对症治疗稳定病情,同时迅速开展病例研讨,反复研究制定治疗方案。入院次日,为了控制肝内感染,主治医师王现龙为赵大爷进行了右侧经皮经肝穿刺,每天引出胆汁约400ml-500ml。
由于长期的梗阻性黄疸、肝内感染和胆汁外引流导致赵大爷经常发热,饮食不好,营养物质吸收极差,其营养不良严重,甚至出现了低蛋白血症和营养衰竭,整个人快速消瘦,体重下降20余斤。医师团队给予其加强抗感染、肝内胆道引流、保肝抗凝、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加强支持疗法,赵大爷情况逐渐好转。
待赵大爷身体各机能稳定至足以耐受手术后,张生彬主任医师带领科室王现龙、邵黄新医师,在手术室和麻醉科的全力配合下,为其实施了“肝门部胆管与空肠吻合口狭窄切开成形术+肝左、右胆管取石术”。
由于是腹腔内第二次手术,医师团队发现赵大爷十二指肠韧带处与肝门部、胃小弯、结肠及网膜粘连严重。经过耐心分离解剖,团队顺利完成手术,成功将吻合口扩大至1.2㎝,并清除肝内左右支胆管结石。术中,肝门静脉意外出现一小破裂口出血情况,喷射状血液迅速涌出,主任医师张生彬利用娴熟的技术有效控制出血,利用血管外科吻合技术迅速缝合破裂口。术中经扩大的胆管-空场吻合口用胆道取石钳仔细取出大量肝内左、右胆管内结石。术中经胆道镜检查,左肝管及右前右后支胆管内无结石残留。
术后,赵大爷恢复良好,无发热情况,黄疸已经降至正常。目前已经可以下地活动,肠道功能恢复。
72岁的周大爷2年前因左侧肝内胆管结石在外院行左半肝切除术,术后出现右侧肝门部胆管狭窄,同时伴寒颤、高热、腹痛、腹泻及黄疸症状。在外院行十二指肠镜(ERCP)检查后于狭窄胆管内置入支架,但效果欠佳。此后周大爷又多次行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右上腹常年有两只PTCL引流管,每日有300ml-500ml胆汁流失,仍旧反复出现上述症状。
近日,周大爷的家属找到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寻求治疗。由于患者长期胆汁外引流、发烧及营养不良,身体非常虚弱,抗菌素效果差。主任医师张生彬根据周大爷的情况,组织科室专家团队进行反复研究为其制定了先保肝再手术的个性化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抗炎、保肝和抗凝等支持疗法后,张生彬主任医师带领副主任医师林建波、主治医师王现龙,在手术室和麻醉科的默契配合下,为周大爷行手术治疗。
手术当日,由于是第二次腹腔内手术,周大爷腹腔内上腹部,尤其是肝门部组织粘连紧密,术中探查发现,其肝门部有一肿物,约6*5㎝大小,质地硬、灰白色,将肝外胆道完全包饶、封闭成团状,术中快速病理确定为“肝门部高位胆管高分化腺癌”。困扰两年的问题找到了,由于肿瘤病灶与肝动脉、门静脉、腹腔干动脉、下腔静脉等周围大血管关系紧密,一旦血管破裂,极有可能造成患者术中大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现场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
随后,医师团队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凭借精湛的手术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成功为周大爷实施了“肝门部高位胆管癌根治术(4a型)+肝门部胆管-空肠端侧吻合术,空肠-空肠侧侧吻合术”。目前,患者已经下地活动,无发热及黄疸等不适情况,恢复良好。
记者了解到,上述三台高难度手术,加之此前医院成功完成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都是肝胆外科专业的高难度四级手术,不仅是对肝胆外科手术医生解剖、分离、吻合技术的极大考验,更是对术中处理疑难手术能力和危重症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的综合考验,标志着肝胆外科手术技术能力达到了三甲医院重点科室技术水平。
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在肝胆疾病手术诊疗方面迈上了新台阶,为青岛市及周边城市患者解决肝胆外科手术后效果不佳或肝门部高位胆管狭窄提供了有效手术治疗手段。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郭念礼 通讯员 吴文召 汪院萍
近日,高位截瘫患者吕先生在做完无线微创植入式脑机接口手术后成功实现了通过“意念”控制外骨骼手套自主喝水!两年前,从事空调安装工作的吕先生从高空坠落导致高位截瘫下肢完全不能动,手部不能抓握任何东西。2025年8月15日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神经电生理科等多学科专家团队密切合作为吕先
近日,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一周内完成三例高难度手术,标志着医院疑难杂症诊疗技术再获突破。挑战“粘连迷宫”为患者解除胆囊隐患64 岁的张先生被胆囊问题折磨多年。几年前曾因胃穿孔在当地医院行胃大部切除术,今年4月,又因胆结石发作在国外住院欲行胆囊切除术。但因其胆囊与周围组织、肠管粘连严重,胆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