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李征)为进一步推进白洋淀鱼类种类恢复工作,2024年,雄安新区农业农村局会同有关科研院校完成了细鳞斜颌鲴、花䱻土著苗种的繁育与增殖放流工作。根据科研人员对渔业资源跟踪调查和渔民反馈情况,在2024年和2025年连续两年捕获到了细鳞斜颌鲴和花䱻,标志着消失30余年的两种鱼类得到了恢复,现确定列入白洋淀鱼类品种之内。至此,白洋淀野生鱼类增加至50种,较新区设立前增加了23种,白洋淀鱼类多样性水平进一步提高。
普查现场细鳞斜颌鲴照片。
细鳞斜颌鲴Xenocypris microlepis,俗称细鳞鲴、板黄、沙姑子,在动物分类学上属脊索动物门Chordata、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鲤形目Cyprinformes、鲤科 Cyprinidae、斜颌鲴属Plagiognathops。其主要特征为:头小,吻钝,口下位,略呈弧形,下颌有较发达的角质边缘;横裂,下颌的角质边缘较发达;背鳍起点处较高,体稍厚,腹部从腹鳍基至肛门间有腹棱;背鳍有一光滑的硬刺,鳞小。体背部灰褐色,腹部银白色,臀鳍浅黄色,尾鳍橘黄色,后缘黑灰色。栖息于水体的中、下层。以水生高等植物枝叶、硅藻和丝状藻为食,也食水生昆虫、浮游动物和其他水中腐殖物质。性成熟年龄为2龄,产卵期5至8月,属分批产卵类型,卵粘性,附着于水中杂草、砾石上孵化。近两年白洋淀水域均有发现。
普查现场花䱻照片。
花䱻Hemibarbus maculatus,俗称吉勾鱼、冷丁,在动物分类学上属脊索动物门Chordata、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鲤形目Cyprinformes、鲤科Cyprinidae、䱻属Hemibarbus。其主要特征为:体长而侧扁,头长小于体高。口下位,呈马蹄形,下咽齿3行,吻长小于或等于眼后头长。下唇两侧叶狭窄,颐部中央有一小三角形突起,短须1对。背鳍具粗大光滑硬刺,肛门紧靠臀鳍起点。背部和体侧具有许多黑褐色斑点,侧线上方有1纵列7至11块大黑斑。为中下层生活的杂食性鱼类,2龄性成熟。以水生昆虫的幼虫为主要食物,也食软体动物和小鱼。生殖季节在4至5月,分批产卵。卵粘性,附着于水草上发育。近两年白洋淀水域均有发现。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李征)为进一步推进白洋淀鱼类种类恢复工作,2024年,雄安新区农业农村局会同有关科研院校完成了细鳞斜颌鲴、花䱻土著苗种的繁育与增殖放流工作。根据科研人员对渔业资源跟踪调查和渔民反馈情况,在2024年和2025年连续两年捕获到了细鳞斜颌鲴和花䱻,标志着消失30余年的两种鱼类得到了
5月24日,雄安新区第二届全民健身大赛龙舟挑战赛在燕南堤大阳码头圆满收官。来自京津冀的14支龙舟队近300名运动员展开激烈角逐。赛事以白洋淀生态修复成果为舞台,展现“苇海荷塘、鸢飞鱼跃”的水乡画卷,并融合科技救援体系,通过水下机器人、搜救犬等保障安全。现场设置“龙舟进校园”生态课堂、端午雅集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