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据南方都市报今日报道,近期学生“代劳式”使用 AI 乃至代写作业等现象频发,引发家校担忧。在上周武汉召开的 2025 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教育部长怀进鹏在开幕式发言中提到,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 AI,全面推动大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加强人工智能教材读本等资源开发,加强技术伦理教育,确保学生会用善用、不滥用人工智能。
本月中旬,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 年版)》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 年版)》。
据IT之家此前报道,《指南》提出,小学阶段禁止学生独自使用开放式内容生成功能,教师可在课内适当使用辅助教学;初中阶段可适度探索生成内容的逻辑性分析;高中阶段允许结合技术原理开展探究性学习。学生、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等不同使用主体可根据实际需求,综合考虑技术成熟度、任务复杂度以及本地资源特点,选择最适合的实施模式。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据南方都市报今日报道,近期学生“代劳式”使用 AI 乃至代写作业等现象频发,引发家校担忧。在上周武汉召开的 2025 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教育部长怀进鹏在开幕式发言中提到,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 AI,全面推动大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加强人工智能教材读本等资源开发,加强
推理部署,成为大模型落地重中之重从2017年Google提出Transformer——这一人工智能中最常用的神经网络架构,到DeepSeek V3/R1在2025年春节一夜爆火,超大规模MoE架构大模型的重点逐渐从训练开发转向推理支撑的应用落地。推理场景是大模型认知能力的"试金石",是大模型商业化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