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 陈雪薇
为有效应对主汛期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正常运行,西宁市上下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意识,及早对防汛抗旱准备工作统筹部署,聚焦短板弱项,扎实推进各项措施落地,全力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压实责任 构建防汛组织体系
西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汛减灾工作,早安排、早部署,召开专题会议研究2025年防汛抗旱工作。各级党委政府积极理顺防汛工作机制,及时调整充实相关机构和人员,落实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分片包干责任区,按照“县包乡、乡包村、村包户”要求,逐级明确包保责任人。向社会公布重点区域防汛责任人名单,主动接受监督,成立由西宁市人大、政协领导带队的6个督查组,分片包保各县区园区,贯穿整个汛期,深入一线督促各级防汛责任落实,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岗。
细查严改 全面整治风险隐患
各县区、各部门将隐患排查整治作为防汛工作的核心任务,组织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排查。梳理577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采取“人防+技防”落实常态化监测预警。划定221个山洪危险区,建立人员房屋台账,全面落实防御措施。投入资金5400余万元,完成19座已建水库安全鉴定、5座病险水库和10座病险淤地坝开展安全鉴定和除险加固。修复10处河道水毁工程,整治39处排水管网混错接点,疏通冲洗1300余公里排水管网。同时,西宁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联合西宁市应急管理局、西宁市水务局、西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西宁市城乡建设局成立4个督导组,深入各地区推动汛前隐患排查整治到位,切实筑牢防汛安全保障。
优化监测 提升灾害预警水平
气象、水务等监测预警部门持续完善监测预警网络,加密监测站点布局,目前,西宁市已建成各类监测预警站点4600余处,实现了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实时监测。特别是新建风廓线雷达正式投入运行,有效提升了天气实时监测和预报预警能力。同时,持续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微信等多种方式,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信息,确保预警信息到村、到户、到人。
完善预案 提升应急处置效能
修订防汛抗洪应急预案,编印《西宁市应急救援指挥手册》,强化暴雨预警信息和应急响应刚性约束,明确分级预警响应各部门联动措施。编制完善21座中小型水库超标洪水防御预案,修订110座中型以上淤地坝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细化应对措施和处置流程。组织开展防汛人员避险转移工作优秀县区现场观摩活动,推广先进经验做法,有效提升各地避险转移工作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夯实基础 增强应急保障能力
秉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的原则,扎实开展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和补充更新工作。目前,西宁市共储备防汛专用沙袋、编织袋、铅丝笼、挖掘机、发电机等各类防汛抢险物资装备67.1万件套,汛前全部完成检修维护,确保物资状态良好。全市落实社会救援队伍12支、企业专职救援队伍9支,建立完善乡村应急救援队伍183支,现有救援人员共5139人,构建了多层次、多元化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为防汛抗旱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编辑:杨琳玥)
6月,贵州黔东南榕江县在一周内遭遇两轮特大暴雨,引发严重洪涝灾害,超10万人受灾。在我国全面进入主汛期,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呈多发态势的背景下,加强对重要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隐患排查,已成为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一环。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北京人民在线公司及时编制本手册,在总结典型案例与地方实践基础
7月24日,西咸新区生态环境局(空港)工作部部长钟曦萌向西安东航赛峰起落架系统维修有限公司总经理尼古拉·皮萨诺(Nicolas Pisano)讲解最新推出的“环保服务直通卡”,让面前的法国绅士通晓了这张手掌大小卡片内藏的玄机。在这家中法合资的航空维修企业办公室,空调的冷气也难掩钟曦萌团队的热情。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