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骄阳似火,平利县广袤的田野上,绿油油的水稻正迎来抽穗灌浆的关键期。饱满的稻穗孕育着丰收的希望,也意味着灌溉用电负荷进入年度高峰。为确保水稻主产区电力供应万无一失,保障农户抽水灌溉及生活用电无忧,国网平利县供电公司自8月初起,精心组织各供电所精锐力量,以“科技+人工”、“空中+地面”、“田埂+农户”的“立体式”服务模式,深入大贵、洛河、广佛等县域核心水稻产区,打响了一场与农时赛跑的电力保卫战。
织密“天罗地网”,巡检无死角
在洛河镇绵延的稻田旁,供电所员工尹师傅和同事们正顶着烈日,手持红外测温仪和望远镜,沿着10千伏洛河线仔细巡查。汗水浸透了他们的工作服,目光却始终专注在线路设备上。“这个时段,抽水泵满负荷运转,线路接头、开关节点最容易发热。”王师傅一边记录着测温数据,一边解释道,“发现温度异常点,必须第一时间处理,不能影响灌溉。”
与此同时,在大贵镇上空,一架无人机在飞手熟练的操作下平稳升空。高清摄像头聚焦着穿梭于田埂上方的供电线路。飞手小王紧盯着屏幕:“无人机视角广、无死角,特别是跨越复杂地形、密林区段的导线、绝缘子、金具状况,看得一清二楚。它能快速发现肉眼难以察觉的树障、鸟巢、绝缘子破损等隐患,效率是地面巡视的好几倍。”
这种“地面巡查+无人机巡航+红外测温”三位一体的高强度特巡模式,已成为平利供电公司护航农时的“标配”。重点聚焦服务于水稻生产的排灌专线、变压器台区以及周边保障农户生活的低压线路。截至目前,累计出动巡检人员120余人次,运用无人机巡视30余架次,红外测温覆盖重点线路设备200余处,发现并处理设备发热等潜在隐患点3处,有效筑牢了电网安全运行的“第一道防线”。
延伸服务触角,情暖农家院落
保电不仅在线路上,更在农户的心坎里。国网平利县供电公司“电保姆”共产党员服务队的身影,不仅活跃在田间地头,更主动走进了农户家中。
“老李叔,抽水泵用着还顺畅吧?我们来帮您看看家里的线路和开关。”在广佛镇一处农家小院,服务队员小张和小刘熟络地跟主人打着招呼。他们仔细检查了室内外的刀闸、漏电保护器、插座面板,重点排查了连接抽水泵的专用线路。
在另一户村民家中,队员发现连接水泵的导线绝缘层老化龟裂,存在安全隐患,立即拿出工具进行了更换。“这下可放心了!前几天还担心这老线经不住天天抽水,你们上门来修,真是解决了我的大心事!”看着水泵重新欢快地抽起水来,村民李大娘握着队员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服务队不仅排隐患、修设备,还化身“用电安全宣传员”。他们发放图文并茂的《安全用电手册》和《连心服务卡》,耐心讲解抽水设备使用注意事项、防触电知识以及故障报修流程,叮嘱农户切勿私拉乱接电线,确保用电安全。截至目前,服务队已主动走访重点农户80余户,排查并处理户内用电隐患30余项,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将安全用电的理念和贴心的服务送到了农户家门口。
稻香有源,电亮丰收路
“水稻抽穗灌浆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阶段,一刻也离不开水,电力保障就是‘及时雨’。”国网平利县供电公司负责人表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服务‘三农’、保障民生用电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公司将持续密切关注农情和天气变化,动态调整保电策略,加强应急值班和抢修力量部署,确保各类用电问题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
金秋的丰收画卷正在平利大地徐徐展开。那翻滚的稻浪之下,是平利店里人奔波的足迹与执着的守护。他们不仅守护着稻穗的饱满,更守护着农户的期盼和乡村振兴的希望,为平利县粮食稳产丰收注入了强劲可靠的“电动力”。
通讯员 陈思源
八月骄阳似火,平利县广袤的田野上,绿油油的水稻正迎来抽穗灌浆的关键期。饱满的稻穗孕育着丰收的希望,也意味着灌溉用电负荷进入年度高峰。为确保水稻主产区电力供应万无一失,保障农户抽水灌溉及生活用电无忧,国网平利县供电公司自8月初起,精心组织各供电所精锐力量,以“科技+人工”、“空中+地面”、“田埂+农户
近日,全国劳动模范、农业种植专家胡菊花应䓣塘镇驻镇帮扶工作队邀请,率技术团队深入罗定市䓣塘镇“辣椒小镇”种植示范基地进行实地调研。胡菊花一行与基地技术骨干、农户代表围绕“辣椒产业提质增效与技术升级”主题展开深入座谈交流,结合当地实际,为产业发展精准把脉,提出多项针对性建议。今年5月,经驻镇工作队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