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食菌季
大伙在尽享口福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安全问题
每到食菌季
因采摘、烹饪不当而引发的
野生菌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近期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
收治了多名因食用野生菌中毒的患者
其中鹅膏菌类和见手青菌类
中毒病例占了大多数
这不,记者从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了解到,近期医院已经收治了多名因食用野生菌而中毒的病例,其中鹅膏菌类和见手青菌类中毒的病例就占了大多数。
在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内科,一名因为误食致命鹅膏(白罗伞菌)导致肝衰竭的女子正在接受治疗。据医生介绍,该患者历经多地转院,医院也多次下达病危通知,目前已是转院到此的第48天。
患者 刘女士:“我不知道,以为它是鸡枞。就把它煮来吃掉了,第二天早上就有反应了。”
6月3日晚,刘女士在国外的工作地发现一种白色菌类,误认成可食用的鸡枞,便煮来食用。
不料,次日清晨她便出现了剧烈的呕吐、头晕、腹痛等症状。意识到自己可能是菌子中毒后,她立即回国赶往德宏陇川县医院就诊。
患者 刘女士:“我以为是普通的菌子中毒,也没什么,就没洗胃。也不知道那个是白罗伞,已经耽误了一天。”
直到刘女士家人将菌子照片发给医生,才确认其误食的是致命鹅膏,俗称白罗伞菌。
这种菌子毒性极强,对肝脏损伤极大,死亡率极高。得知真相后,刘女士一家又辗转至德宏芒市医院,但也被告知病情危重,生存希望渺茫。
患者 刘女士:“医院也做了一下治疗,也是没办法,医生说他们这里吃了这种白罗伞的患者就没有活着出去的。叫我们再转院,给我们指了一条路,说来云南大学附属医院。”
刘女士母亲说,当时全家陷入绝望,但却不愿放弃,最终在医生建议下,刘女士一家人连夜坐了8小时车转往云南大学附属医院。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 急诊医学部主任 郑粉双:“这个病人是吃了这个叫‘致命鹅膏’的野生菌,它又称为白罗伞。但是它和真正可以吃的白罗伞是不一样的,它的学名叫致命鹅膏。它对肝脏的损伤是非常大的,会导致肝衰竭而发生死亡。这个病人从吃完这个野生菌之后到现在,今天是第四十八天。那么在五天之后转入了我们科室,他们从州市上转过来,在这48天里面,我想我们也经历了帮病人度过一个很艰难的关头。那么在整个救治的过程当中,我们积极地采取了综合的一个救治。”
医生介绍,刘女士转入院时肝功能指标严重异常,全身浮肿,甚至出现针水无法输入的情况。但医院医护团队没有放弃,立即启动综合救治方案,全力挽救生命。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 急诊医学部主任 郑粉双:“从第一天接诊病人到现在为止,我想我们尽的最大的努力,不仅是整个消化道的毒素吸附,还包括血液净化。当然中途我们也迅速把我们中医救治也融合在一块,所以我想这样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救治,就是给病人一个生命的奇迹。”
经过48天的精心救治,刘女士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家人的不懈支持,最终挺过了难关,病情也出现了奇迹般好转。目前,已能正常进食行走。刘女士的母亲特意制作了锦旗,感谢医护人员的不放弃。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 急诊医学部主任 郑粉双:“那么到目前为止,肝酶和其他指标基本接近正常,如果没啥问题的话,最近一天就可以出院。我想我们在救治的过程当中,是离不开家属对我们医疗救治的一个支持。那么非常万幸,父母他的以及他的其他亲人是积攒了所有的力量,来帮助这个病人度过最难的肝衰竭这样一个很难的一个生命关头。”
据医生介绍,致命鹅膏等毒菌中毒具有潜伏期长、发病急、病情重的特点,初期症状类似普通胃肠炎,易被忽视。等到肝衰竭症状显现时,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期。
今年入夏以来,医院收治的野生菌中毒病例中,鹅膏类、见手青类中毒占比居高,部分患者因延误治疗导致多器官衰竭。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 急诊医学部主任 郑粉双:“像这一类的菌子一般来说它非常复杂,就是吃完之后6~12小时它才会出现胃肠反应。那么这个时候很多病人就以为是胃肠炎,就会错过最佳的黄金救治时间,前48小时黄金期对于病人的生命救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因此也提醒大家,一旦发生胃肠炎、头晕等等情况时,一定要第一时间到有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来救治。”
来源:8099999街头巷尾
责编:杨芮
编审:沙兰梅
终审:周健军
每到食菌季大伙在尽享口福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安全问题每到食菌季因采摘、烹饪不当而引发的野生菌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近期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了多名因食用野生菌中毒的患者其中鹅膏菌类和见手青菌类中毒病例占了大多数这不,记者从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了解到,近期医院已经收治了多名因食用野生菌而中毒的病例,其中鹅膏菌类和见
7月14日,河南省辉县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情况通报:7月13日,有患者家属反映辉县市人民医院给患者发放过期药品引发质疑。辉县市卫健委高度重视,立即成立调查组开展全面调查。经查,该院介入科存在药品管理漏洞,相关工作人员未严格执行医院给药制度,将一瓶过期药品发放给病人家属,CT室当值工作人员核对药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