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松读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目标星辰大海,商业航天IPO抢滩正酣

2025-07-09 06:33:00 0次浏览   

按照证监会6月18日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将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

这意味着商业航天将适用未盈利企业上市的资本运作通路。

产业端,自2015年《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破冰引领下,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开启从政府主导到市场化探索的十年跃迁。

从起步期(2015至2020年)的政策推动与技术触发——星际荣耀首飞入轨、星河动力81颗卫星被送达预定轨道,到成长期(2020年至2025年)的集群扩张与资本涌入——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银河航天量产卫星、东方空间创造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纪录,中国已构建起覆盖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地面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当资本市场形成与产业发展相映照的投融资服务生态,2025年将开始又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本期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龙”系列研究围绕商业航天发展的技术路径、企业分布、市场趋势和产业地理等维度展开研究,还原这一产业在物理空间与技术赛道的突围故事。

从火箭到遥感:商业航天资产证券化升温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一场“太空淘金热”正在中国制造业暗流涌动。多家具备航天技术背景的企业正加速证券化布局,从卫星研制、航天电子到军用配套领域,构成覆盖全产业链的IPO储备梯队。

多个头部企业密集公布融资进展或启动上市程序,昭示着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正迎来证券化浪潮。

江苏深蓝航天在2025年3月完成近5亿元新一轮融资,泰安远望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领投,资金投向可回收液体火箭“星云”系列的研发制造与商业化。

这家2016年成立的企业凭借星云一号——国内首支具备入轨和子级回收复用能力的液体火箭,以及正在研发的运载能力突破25吨级的大型火箭星云二号,强势构建技术壁垒,直指大规模卫星组网发射市场。

成都国星宇航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有望摘得“港交所商业航天第一股”头衔。

招股文件显示,这家2018年成立的企业拥有从卫星研制、运控管理到下游应用服务的完整产业链,2023年实现收入5.08亿元,近三年收入复合增长率显著。

其独特商业模式在于以星基解决方案为收入支柱,占比超80%,通过AI算法将卫星遥感数据转化为城市治理、文旅等领域的应用方案。在IPO前多轮融资中,洪泰基金、恒健投资等机构累计注入超10亿元,估值达65亿元,为港交所上市铺平道路。

上游配套领域同样涌现IPO突破。

2024年底,朝阳金达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的IPO申请获北交所受理,成为航空航天钛材供应商证券化的标杆案例。

此次IPO拟募集7.5亿元建设2万吨高端航空航天海绵钛项目,突显资本对核心材料的押注。该公司此前在新三板挂牌仅半年即转战北交所,验证监管层对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支持。

融资市场,北京星际荣耀在2024年9月完成7亿元C轮及C+轮融资,新鼎资本与四川产业基金联合领投,为企业后续资本运作储备能量。

长光卫星虽在2024年12月撤回科创板申请,但其构建的全球最大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吉林一号”(108颗在轨卫星)仍具长期价值。

此前两年审核期内更新多轮财务数据,募资计划中10亿元用于偿贷的需求,反映出行业重资产属性对资金渴求。

同样在卫星制造端,微纳星空于2024年6月斩获10亿元C1轮融资,元禾重元—无锡经开尚贤产投基金领投。该公司已成功发射24颗卫星,在0.5米高分辨率遥感、X波段SAR等领域实现民企突破,建立覆盖研发到交付的全流程能力体系。

上海垣信卫星2024年2月完成的67亿元A轮融资创行业纪录,印证政府工作报告将商业航天定位为“新增长引擎”的战略导向。

地方政府更积极布局:北京市明确2028年上市企业超20家的目标,上海计划培育5家科创板储备企业,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以税收优惠吸引产业集聚。郑州航空港区通过产业基金重点扶持航空航天卫星产业,湖南设立30亿元航空航天产业基金。这种央地协同的资本推力,使商业航天企业在技术攻坚期获得持续输血。

当前IPO梯队呈现鲜明的差异化定位:国星宇航以卫星数据服务为营收主体,深蓝航天聚焦可回收火箭技术,金钛股份攻坚高端材料,微纳星空专精卫星平台研制。

多元发展路径共同指向资本市场的终极考验——谁能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随着港交所、北交所、科创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同步发力,这个承载大国航天梦想的战略产业,正以密集的资本动作宣告产业化成熟期的来临。

应用端10年变局:以对标星链走到生态重构

截至2024年末,全国商业航天相关企业注册数量超过546家,是2015年的近5倍。

民营航天从“尝试发射一枚火箭”,逐渐拓展为涵盖卫星制造、地面通信终端、运营服务、遥感数据处理等在内的全链条系统。

在星载相控阵天线、星上高性能处理、激光互联等重难点技术上,国产设备已逐步从追赶迈入局部领先。

从10年视角来看,商业航天在全球从“高成本科研项目”逐步演化为“可预期回报产业”的新范式,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之一,便是SpaceX的垂直整合策略与星链(Starlink)的全球组网加速。

自2019年首批星链发射升空以来,截至2025年5月,SpaceX已进行超过260次星链专项发射任务。

全球范围内,商业航天产业链日渐清晰,分为“卫星制造—火箭发射—地面系统—网络服务—行业应用”五大核心环节。

美国航天基金会披露数据印证了商业闭环的成立,2022年,全球航天经济规模达5462亿美元,其中商业航天收入4276亿美元,占比78%,而政府航天预算仅占约22%。

国内数据趋势同样印证了变化。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十五五”商业航天发展思路与路径》报告,2024年,我国全年累计入轨各类航天器共计257颗,其中商业卫星201颗,占比78.2%。在商业航天发射的201颗卫星中,民营卫星公司达120颗,占比60%。

生态演化:从民营航天“尝试发射一枚火箭”开始,已经逐渐拓展为涵盖卫星制造、地面通信终端、运营服务、遥感数据处理等在内的全链条产业生态。

产业需求:除国家队体系的推进(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主导的高分、天通工程)拉动的直接需求,民营企业也开始在各自赛道构筑技术护城河,如银河航天聚焦低轨通信星座、东方空间发力固体火箭、千乘探索专注SAR遥感……

技术创新:卫星制造的标准化、平台化趋势不断加速,银河航天、小卫星科技、长光卫星等企业纷纷建设高产量的模块化产线,具备电源、电推、平台控制一体化装配能力。尤其在星载相控阵天线、星上高性能处理、激光互联等重难点技术上,国产设备已逐步从追赶迈入局部领先。

应用:商业遥感已服务于农业监测、城市规划、灾害预警、能源矿产勘测;卫星通信成为边远地区教育、医疗与交通服务的关键保障。从工业互联网到智慧出行,从无人矿井到极地科考,卫星所能链接的,不再是孤立的终端,而是与5G、云计算、人工智能共振的泛在连接应用。

在十年周期的纵深中,中国商业航天正在进入新阶段:从“首飞验证”走向“量产商业化”,从“复制SpaceX”走向“场景驱动+低成本突破”的中国特色路径。其生态图谱正从“星空梦”转为产业网络,而这,正是新基建走向太空的真实写照。

重构信息结构:技术图谱与商业愿景双重跃迁

如果说卫星互联网是商业航天领域最具象的“杀手级应用”,那么支撑其落地的技术体系,正经历一场深度重构。从制造到连接、从协议到平台,关键技术的成熟与标准化,是产业价值释放的根基所在。

卫星制造已从“单颗定制”转向“平台化批产”。以银河航天为代表的新一代企业,正在将卫星视作工业品来生产。其灵犀系列卫星使用模块化平台,整合了柔性太阳翼、一体化天线阵列与高集成数字基带,形成标准星平台,具备批量能力。这种模式下,单位卫星成本可大幅压缩,部署效率与维护灵活性显著提升。与此同时,材料工程、散热系统、电源效率等核心部件也在持续演进。银河航天的在轨数据显示,其最新一代通信卫星功耗效率大幅提高,可有效支撑通信容量和在轨算力的提升。

核心挑战聚焦在“标准协议+复杂环境适配”两个维度。传统移动通信协议(如LTE、NR)在地面低速环境下表现优良,但一旦移植至卫星高动态链路中,多普勒频移、时延波动、信道不稳定等因素将导致通信无法达成。

为此,全球通信国际标准的重要组织,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推进NTN(非地面网络)标准,将卫星接入5G/6G生态成为未来趋势。中国也在同步开展标准研究,工信部直属研究院牵头制定的多项5G卫星通信适配方案,已在实验星和模拟终端中测试通过。

商业航天企业探索运载火箭的回收和重复使用并取得进展,验证火箭垂直起降飞行试验陆续成功、目标成为“万星星座”的千帆星座及GW星座卫星相继发射升空。

2025年年初,蓝箭航天宣布,朱雀二号等火箭在未来两年将稳步进入商业运营阶段。

在实践中,卫星技术展示出前所未有的实时感知能力,正在突破传统业务边界。新华社首创卫星新闻全新报道样式,刷新了遥感图文联动的传播速度纪录。SAR成像服务则在地震案例中实现3小时内获取震后精细图斑,为应急评估提供决策支持。这些场景正在打破“卫星遥感=低频慢拍”的刻板印象,进入到“分钟级感知+边缘处理”的智能遥感阶段。

更具未来感的则是通信技术的愿景跃迁。6G网络被定义为“泛在智能+天地融合”的基础网络,其关键能力包含超低时延(小于1ms)、Tb级传输速率与“空天地一体化”的组网机制。6G标准下的低轨卫星将成为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关键场景的“主干通道”,取代部分边缘云与远距地面站功能。在这一趋势中,星链式架构成为范式标杆:中国G60星链、银河星座均采用“微星+多频+短周期替换”的方式,在灵活组网与链路冗余上更接近互联网思维。

商业航天的技术图谱正在发生两种叠加变革:一是从技术堆叠向平台能力跃迁,二是从孤立通信向融合网络转型。前者意味着工业化、标准化的制造逻辑主导创新;后者则显示,未来的卫星通信不仅是“补盲”,更是重构信息结构的关键节点。

发现种子选手:资本热力图与龙头养成

2024年可谓全球商业航天站上资本舞台中央的一年。年中,SpaceX估值攀升至约2100亿美元。同年底,据媒体报道,SpaceX的估值达到3500亿美元,较年中2100亿美元的高点上涨了67%。与此同时,中国商业航天也悄然完成“首飞即批产”的关键跨越,一批具备工程落地能力的民营企业,在融资、发射、量产、应用四个维度上快速追赶,构筑出中国式的卫星互联网版图。

根据国家航天局官网,目前中国商业航天企业数量达到500家,其中火箭发射企业约50家左右,其余企业则分别围绕卫星制造、卫星运营服务、卫星各类应用等开展商业服务。

根据睿兽分析发布的《2025年中国商业航天创新生态报告》,整个2024年,我国商业航天企业共有融资事件138个,合计融资金额达到202.39亿元。截至2025年一季度,中国商业航天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已经达到12家。其中,火箭发射领域的知名民营企业包括蓝箭航天、星际荣耀、零壹空间等;卫星通信、遥感、成像等领域的知名企业,有上海垣信、航天鸿图、微纳星空等。

SpaceX的崛起,是以“火箭+星座+商业服务”三位一体的战略模型为支点。2024年SpaceX实现营收约131亿美元,其中Starlink业务贡献约82亿美元,占比逾六成,发射服务收入约42亿美元。

星链全球订阅用户数超600万,并已获美国防部等政府合同,成为典型“重科研、重商用、重政策”叠加驱动的航天巨头。ARK投资机构更预测,到2030年其估值有望达到2.5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具增长潜力的科技企业之一。

同期,中国商业航天也正在经历一轮从点火试飞到批产上量的跃迁周期。银河航天作为国内卫星互联网领域的先锋,自2020年发射首颗宽带通信卫星以来,已完成多颗低轨卫星部署,其“灵犀”系列在轨验证了Q/V/Ka多频段通信、柔性太阳翼、高集成平台设计等关键技术。截至2024年末,该公司已完成多颗通信试验星组网,具备年产百星的工业能力,是首家进入“可量化批产”阶段的商业星企。

与之同步推进的是火箭发射端的突破。东方空间凭借2024年“引力一号”成功发射,刷新国内最大固体运载火箭纪录,并在同年完成6亿元融资,用于推进“原力-85”液体发动机与“引力二号”可回收火箭的研制。与此同时,中科宇航的“力箭一号”、天兵科技的“天龙二号”液体火箭,也在接连实现入轨,标志着中国民营商业火箭正在打通“自主设计—批量制造—定轨发射”的完整链路。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整理数据,银河航天、东方空间、星河动力等头部企业在2022~2024年间共完成融资逾30亿元人民币,部分企业已接入地方政府、产业基金与产业链伙伴战略资本,构建“技术+应用+政策”闭环。虽然估值尚未达到SpaceX的高度,但在“单位卫星成本下降+星座组网提速+卫星终端落地”的逻辑驱动下,中国商业航天企业的市值增长路径已日渐清晰。

投融资市场,真正拉动估值的,是卫星网络服务能力的持续兑现。银河航天的用户端测试显示,在车载、高原、远洋等复杂环境下,其宽带卫星通信系统下行速率突破200Mbps,时延约20~40ms,达到与地面5G相仿的实用水平。东方空间、天兵科技等在“批产+低成本”火箭制造体系方面的探索,则为卫星星座密集部署提供关键支撑。

潜力之下,挑战亦存。一方面,SpaceX已构建闭环,而中国企业大多仍处于多点技术突破阶段,缺乏商业服务统一门户与标准化终端;另一方面,全球频谱协调、低轨轨位竞争与地缘政治风险也在同步上升,如何在强监管环境中实现商业落地,将成为决定未来三至五年成败的核心变量。截至2025年6月25日,SpaceX发射星链卫星超9000颗(含试验及模拟卫星),在轨超7800颗,星链全球订阅用户数量超过600万。2023年,“星链”首次完成账面盈利;2024年,“星链”首次实现正向自由现金流。

商业航天正从“高风险研发”向“可预期回报”迈进。当火箭不再只是发射器,卫星不仅服务科研,而是变成连接终端、激活产业的数字节点时,市场赋予的估值逻辑也已悄然变革。在这一场“资本看得懂、政策能推动、市场有需求”的新航天产业周期里,一批创新型企业或许正是未来中国科技龙头的新种子选手。

突破空间壁垒:政府战略与区域竞合

商业航天不仅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更是一种高度依赖政策环境与区域资源配置的经济活动。在国内这一属性尤为显著。随着国家对低轨通信与新基建战略的持续强化,各地政府纷纷将商业航天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形成了北京、上海、海南、湖北、广东等地竞合发展的新格局。

北京仍是中国航天产业的绝对中心。包括头部“国家队”成员中国卫通、中国东方红卫星,知名民营企业中科星图、蓝箭航天、星际荣耀、微纳星空等,企业类型涵盖火箭制造、火箭发射、卫星研发设计、遥感营运和场景落地等。

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统计,2024年,北京聚集了超100家航天相关单位,既包括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传统央企,也涵盖银河航天、星际荣耀、八零空间等新兴民营企业。今年2月,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牵头,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商业航天十大应用场景,包括基于卫星通导遥技术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基于卫星互联网的低空运管控制方案、基于卫星通信与遥感技术的智慧城市建设、面向消费级应用的手机直连卫星技术验证应用、空间环境生物医药研究与应用等。

凭借其在卫星制造、遥感平台、算法处理等领域的科研资源与人才优势,北京形成了从“原始创新→中试验证→商业转化”闭环式科研生态,具备高端航天技术的持续输出能力。

上海则借力“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与本地制造业基础,打造以G60星链为核心的低轨通信产业带。G60星链由松江高科技园区牵头,计划2025年前完成百星级星座部署,并配套地面终端、高通量卫星集成制造、在轨运维系统,形成“微星+终端+服务”的一体化格局。2024年,G60星链入选国家新型基础设施重点项目清单,成为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深度协同推进的典范案例。

围绕“G60星链”计划,上海尝试通过上海垣信、格思航天、航天科技火箭等龙头企业构建地区发展旗舰。由于长三角地区相比北方地区存在制造业产业链优势,其在上游细分产业健全度,成本和效率甚至超过京津冀地区。

海南文昌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上占据独特地位。作为中国唯一的滨海航天发射场所在地,文昌以其纬度优势与海上运输通道,承担着我国重型火箭与商业火箭的海上发射任务。2023年起,海南自贸港政策进一步赋能文昌“航天超级码头”工程,包括液体燃料组装厂、商业发射服务中心与全球数据接收站建设等,使之逐步向“发射+测控+运营”一体化枢纽迈进。

湖北武汉,依托“中国航天三江集团”与武汉大学遥感资源,构建起中部遥感制造与大数据处理集群。2016年,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火箭产业园、卫星产业园、磁电产业园等多个产业集群拔地而起。发展至今,武汉已经搭建起了卫星设计研制、整星交付、火箭发射、芯片研制、数据获取、数据加工、下游行业应用的商业航天完整产业链。

广东深圳,也在快速崛起为卫星通信地面应用的重要集聚地。华为、中兴等设备厂商加快非地面网络终端适配产品研发,搭配本地的工业制造链优势,推动卫星通信模块向无人机、车联网、边缘路由等产品形态集成。2024年10月,《广东省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印发,方案提出打造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珠海、阳江等地为支点,全省协同发展的商业航天产业空间布局。

中国商业航天的区域发展已从“高原式分布”向“极核+走廊”结构演化。北京和上海是原始创新与通信星座两大极核;海南文昌、武汉、深圳则作为支撑节点,形成纵贯南北的航天经济走廊。政策高地、人才集聚、制造能力与应用场景成为决定地方竞争力的四大变量,而协同机制、财政支持方式与公共资源调度将成为下一阶段区域协作的焦点。

在空间经济加速上升的新周期中,谁能构建真正具备可复制产业生态的航天高地,谁就将在这场星辰大海的区域竞赛中赢得未来。

当SpaceX星舰开始第9次试飞,太平洋彼岸的中国商业航天正以工业化量产重构产业逻辑。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推荐
目标星辰大海,商业航天IPO抢滩正酣
目标星辰大海,商业航天IPO抢滩正酣

按照证监会6月18日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将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这意味着商业航天将适用未盈利企业上市的资本运作通路。产业端,自2015年《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

飙升!最高涨幅653.77%
飙升!最高涨幅653.77%

7月8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沪指距离3500点仅一步之遥。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497.48点,涨0.70%;深证成指报10588.39点,涨1.46%;创业板指报2181.08点,涨2.39%。全市场全天成交额14746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2476亿元。东方财富全天成交96.34亿元,位居A

热门文章
1
小说女儿惨死时,渣夫在和白月光度蜜月(女儿惨死时,渣夫在和白月光度蜜月)已更新+无删减(女儿惨死时,渣夫在和白月光度蜜月)
小说女儿惨死时,渣夫在和白月光度蜜月(女儿惨死时,渣夫在和白月光度蜜月)已更新+无删减(女儿惨死时,渣夫在和白月光度蜜月)

林妤汐接住后,冷静说:“上次那个药再给我点。”舒雅很快反应过来,林妤汐说的是上次和江澈在一起,给她下的药。其实,她早就准备好了。把药往女儿手里放好,舒雅说:“闺女,女人不就那么回事儿,你想开点。”“只要不吃苦,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你看看你妈我,跟了你爸都变成什么样了!他次次做生意不成,还非要做,总

2
宋锦婳孟修远:结局+番外宝藏文全篇一口气_早期章节+后续(宋锦婳孟修远)
宋锦婳孟修远:结局+番外宝藏文全篇一口气_早期章节+后续(宋锦婳孟修远)

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窒息让人喉头忍不住发紧。皇贵妃慢慢垂下眼帘,盯着自己涂着丹蔻的手指,慢悠悠地说,“你可知上一个与本宫作对的,是何种下场?"宋锦婳回望着她说:”臣女与皇贵妃素不相识,怎么知道您做的事情?不过臣女有点本事,倒是可以算出一些有趣的事儿来,贵妃娘娘要试试吗?"皇贵妃看着她,唇角

3
和老公离婚后,我送他股价暴跌顾泽乔若雪乔静安无弹窗全文阅读
和老公离婚后,我送他股价暴跌顾泽乔若雪乔静安无弹窗全文阅读

电话挂断,不到半小时,车停在我面前。楚寒霄派人来接我去别墅。两天过去,顾泽没有一个电话和短信问我去了哪里。我躺在床上,手机亮了一下,是乔若雪发来的定位和照片。照片里,顾泽正搂着她的腰,两人站在我最爱的那家甜品店前,笑得灿烂。“姐姐,泽哥哥说你在赌气,让

4
唐栖雾靳沉野阅读无弹窗最新章节列表全文阅读(唐栖雾靳沉野)
唐栖雾靳沉野阅读无弹窗最新章节列表全文阅读(唐栖雾靳沉野)

所有人都说,靳沉野爱唐栖雾如命。他追了她十年,宠了她十年,她皱一下眉他都要心疼半天。可就是这样的靳沉野,背叛了她整整三次。第一次,他在商业酒会上被对手下药,和一个女大学生春风一夜。唐栖雾提离婚的那天,他连夜把人送出国,站在她家楼下淋了三天三夜的雨。他说:“雾雾,我错了,你原谅我这一次。”唐栖雾看着

5
结婚三周年,我成了妻子的小三林晨辉楚婉清小说全文免费阅读_林晨辉楚婉清目录阅读
结婚三周年,我成了妻子的小三林晨辉楚婉清小说全文免费阅读_林晨辉楚婉清目录阅读

公司新品发布会这天,我身着职业套装,向台下观众介绍我们公司的新品。这次发布会对我们公司至关重要,我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力求将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尽善尽美。可当台下响起掌声时,一个陌生男人突然闯了进来。他一脸傲慢,径直走向了我。“林晨辉,你真的以为自己是楚婉清的合法丈夫吗?”他冷笑,声音中带着一丝挑衅。

6
完结文开挂辅助成团宠,全星际争当大冤种!:+后续+最新章节列表_完结文开挂辅助成团宠,全星际争当大冤种!:+后续+全文免费阅读(白希薇)
完结文开挂辅助成团宠,全星际争当大冤种!:+后续+最新章节列表_完结文开挂辅助成团宠,全星际争当大冤种!:+后续+全文免费阅读(白希薇)

虐心《开挂辅助成团宠,全星际争当大冤种!:+后续+》是以白希薇作为主角,大胆的构思也让人眼前一亮!主要内容简介:向导公会内,所有的人在听到了安抚所这个称呼,全都集中到了白希薇的身上,也有一些人皱眉,看向了前来大呼小叫的这个女孩。这是一个长相小白花一样的女生,白希薇在看到对方的一瞬间,脑海中出现了“原

7
暮云秋雨知我意:(孟北宸沈瑜霜)全文免费_(孟北宸沈瑜霜)暮云秋雨知我意:后续阅读(孟北宸沈瑜霜)
暮云秋雨知我意:(孟北宸沈瑜霜)全文免费_(孟北宸沈瑜霜)暮云秋雨知我意:后续阅读(孟北宸沈瑜霜)

名字是《暮云秋雨知我意:》的是作家孟北宸的作品,讲述主角孟北宸沈瑜霜的精彩故事,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沈家祖训,继承人不得嫁给寒门子弟。可京圈小公主沈瑜霜,偏偏爱上了孟北宸这样一个穷小子!为了和他在一起,她放弃家族继承权,挨了九十九鞭家法,跪在祠堂三天三夜,血浸透裙摆,却还笑着对他

8
韩忆雪顾晏州小说(离婚吧顾总,这豪门怨妇我不当了)小说全集在线下载_章节前文+后续(韩忆雪顾晏州)
韩忆雪顾晏州小说(离婚吧顾总,这豪门怨妇我不当了)小说全集在线下载_章节前文+后续(韩忆雪顾晏州)

“什么事?”冷漠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韩忆雪衣衫单薄,在走廊吹着冷风。听到这仿佛带着冰渣的话,她浑身忍不住颤抖了一下。她曾经很爱顾晏州,后来很怕他。他看向她时那冰冷的眼神,偶尔对她说话时,那淬了冰的话语,都让她胆战心惊。但是现在,她不能怕!她强迫自己开口。“我妈病了,需要钱,您能借我

9
吉首大学“碳氢氧”社会实践团苗乡感受苗绣神韵
吉首大学“碳氢氧”社会实践团苗乡感受苗绣神韵

【来源:红网】红网时刻新闻7月5日湘西讯(通讯员 李烨轩 徐薇 刘冠鸣)为推动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碳氢氧”五彩缤纷社会实践团于7月4日上午走进花垣县雅酉镇,开启一场与非遗苗绣的深度对话,用青春的活力和热情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实践团成员欣赏苗绣作品。在雅酉镇,苗绣融入

10
全国人大代表张顺勇:协同各方加大网络空间治理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张顺勇:协同各方加大网络空间治理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张顺勇建议检察机关协同各方加大网络空间治理力度张顺勇代表(右)到贵州省检察院开展视察。“贵州省检察院在全国较早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未检工作,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最大限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同时严厉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取得了积极成效。”近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张氏兴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